三月花开春风暖,巾帼风采展形象。值此“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我们有幸走近在凯发平台工作的女科学家⚡️,聆听她们的故事。
黄霞,凯发平台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膜集成水处理技术、功能膜材料研制、微生物电化学污水处理技术、高价资源回收技术、污水病毒监测预警等👰🏽。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省部级一等奖8次、Environ. Sci. & Technol. 和ESWRT年度最佳论文奖🙅♀️、北京K8凯发平台娱乐招商官方网站教学成果特等奖🌶、北京K8凯发平台娱乐招商官方网站第八届“良师益友”奖等多项荣誉表彰🪰🙇🏼♂️。

王书肖👵,凯发平台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致力于大气污染来源与控制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4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0多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荣获首届科学探索奖、何梁何利青年创新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入选2020年福布斯中国科技女性榜🙎🏿。

Q&A
Q:请问在科研中有什么给了您特别大的帮助吗,比如说一项技能、一种品质或一次选择👌🏽?
A:
“最重要的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也是一个人做科研的最好品质🏄🏽。”
做科研最重要的是坚持自己的理想💆♂️,不忘初心,永远执着于攀登高峰🫃🏼🧵,鼓励自己不断去做点创新。至于头脑的灵活程度🧑🎨,都是可以后天弥补的🦸🏻。
——黄霞
“在众多美好的品质当中🥈,最重要的是坚持。”
在科研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个时候是绕道而行还是止步不前就是个人的选择了,但只有坚持下来才能看到最美丽的风景。
——王书肖
Q:您认为您的科研之路给您的人生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A:
“做科研创新能让我享受到巨大的愉悦🌧,将科研成果服务于社会也给我带来了成就感和满足感𓀗。”
环境保护是一个很好的科研方向🏄🏻♂️,可以把科研工作和社会需求🧖、人类福祉有机地结合起来,也让自己的人生走向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方向。学生们总是说我在做科研时脸上是放着光的,这是因为我选择的是自己喜欢、热爱的工作,觉得自己值得为这个方向努力🍙。
——黄霞
“科研旅程给我带来了快乐和幸福🤩。”
对我们环境行业来说🚷,除了科研成果带来的快乐,其实更快乐的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让地球环境变得越来越好,让我们能够看到更多的蓝天白云。
——王书肖
Q:您有没有经历过科研或是生活压力特别大的时候,通常您会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调整自己的状态⛹🏿♂️?
A👰🏻♀️⇢:
“做科研工作要注意劳逸结合。”
每个人肯定都会有压力👒。科研特别忙时📕,我采用的调整方法就是休息👲🏽。如果累了,就不要太勉强自己,听听音乐🧙♀️,放松一下,先把心情调节好再投入下一段工作中🕺🏻。
——黄霞
“学着逃离那种低迷的情绪,但一定不要逃避🌙。”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遇到科研和生活上的压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压方式。我自己比较喜欢跑步或者看书。大家也可以选择一种短期的解压方式,让自己先逃离当下的情绪,但切记一定不能逃避,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王书肖
Q🐹👨🏼✈️:您是如何看待师生关系或者导学关系?
A:
“学生和导师应该是朋友关系,相互帮助,一起进步。”
我的学生们在进入课题组时⏱,我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给他们安排课题,考虑他们的兴趣点以及未来职业发展走向,尽可能分配给他们感兴趣或者对未来发展更合适的课题。我的经历比学生多✶,我会用多年来从事科研教育工作的经验来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大方向上的把控。但学生奋战在研究的第一线,也会给老师反馈一些尚不清楚的最前沿细节🛀🏼,所以老师反过来也是可以向学生学习的。这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
——黄霞
“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相互促进是最理想的状态。”
首先是互相尊重👨🦱,因为每个人个性不同,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也要尊重老师的原则🤾🏻♂️。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老师负责给同学做好方向的把握与技能的指导,学生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并完成课题组的任务💁🏻♂️。不过在现实中肯定会产生一些学术和观念上的矛盾与争议。对于学术上的分歧,当然越争越明;但对于观念上的争议,则必须要相互妥协和包容,求同存异。
——王书肖
Q🫲:节日之际🧚🏼,您有什么话想对我们的同学或老师们说呢?
A:
年轻人是咱们的未来。毕竟是三八妇女节🥛👋🏿,我想对广大的年轻女性学生们说,要自强自立🤰🏼,快乐地工作学习,健康地生活。
——黄霞
科研之路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每一天🟪,过好每一天🧒🏻。
——王书肖
策划:李轩🐑、李悦💍、冯则实
采访:杨妮娜、李耀轩
图片:李悦、詹博坤
文字:高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