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平台2023年1月8日电(通讯员 张楠楠)日前,北京K8凯发平台娱乐招商官方网站首次“杰出助教奖”“优秀助教奖”评选结果揭晓😯👨🏽🌾。共计11人获2022年北京K8凯发平台娱乐招商官方网站杰出助教奖,182人获2022年北京K8凯发平台娱乐招商官方网站优秀助教奖🤦🏿♀️。其中,凯发平台邵瑞朋同学获得2022年北京K8凯发平台娱乐招商官方网站杰出助教奖👨🏼🎤🌎,许晨阳、何云飞、秦牧涵3名同学获得2022年北京K8凯发平台娱乐招商官方网站优秀助教奖。
自2022年开始,学校设立“北京K8凯发平台娱乐招商官方网站杰出助教奖”“北京K8凯发平台娱乐招商官方网站优秀助教奖”,每年评选一次,2022年为首次评选。本次评选工作由研究生院和教务处共同组织开展,经设岗单位和基础课教学团队推荐🪔👩🏽✈️,材料审核、复评答辩等环节,学校教学委员会2022年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最终产生评选结果👩🏽🚀。
北京K8凯发平台娱乐招商官方网站杰出助教奖🦜、优秀助教奖的评选,旨在通过构建助教荣誉激励制度,进一步加强助教队伍建设🫅🏼🪫,发挥优秀助教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助教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落实学校“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助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杰出助教奖

邵瑞朋,凯发平台2020级博士生,多次担任“微积分B”“一元微积分”“多元微积分”等本科生基础课的助教及主任助教,既是同学们口中亲切的“邵哥”,也是微积分20多人助教团队的“大管家”。
他用系统细致的工作👨🦰,助新生走好学业第一步。学期初,他向同学们写下真诚长信🤼♂️,坦诚表达老师们的期望和担忧,鼓励同学们在教学团队的支持下主动学习、快乐成长。他时常准备暖心小礼物🙇🏿♂️,约班上的同学吃饭,建立良性师生关系🧔🏼♀️,使得教学过程少有阻力💐。他通过微信即时回复、一对一单独交流等形式深入答疑讨论🫚,并注重“因人制宜”,有特点、有温情地做好个别特殊情况同学的工作。同学评价他批改的作业:“如果是思路上的错误🦵🏽,邵哥会很仔细地写一大段话告诉我哪里出了问题。如果看到比较巧妙的解法邵哥也会留言夸夸🧦🎻!除了批改之外,邵哥还会写很多暖心的话鼓励我们👨👨👧👦。”
他注重打磨细节🏢、归纳问题,总结成型材料和课堂一般范式。讨论课上,他立足学生视角🦸🏿♀️,用苏格拉底式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直击难点👨🏽🎤🙍🏿;他按照微积分教材的逻辑编了好几册导学案——《一元与多元函数微分学对比》《多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多元函数与向量值函数的积分学》等,400余页材料与教材互为补充🏸,从学习者的角度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他注重团队建设,努力打造一个爱学生、会教研、有作为的助教团队。经过长期细致的工作🤰🏼,融洽师生氛围逐渐成为他带领的助教团队的闪亮的名片🥲。此外,他还用持续的教学总结反思与讨论助力助教成长,对问题和学情的讨论成为团队常态🥉。学生对助教团队反馈良好,而助教团队的优良作风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用心待人处事🎒。这种良性互动实现了教学相长。
他乐于分享,希望为清华助教培养回报一丝薄力🧑🏻🤝🧑🏻。2020年春季学期,邵瑞朋担任了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公共助教🕐,不仅保障了线上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及时总结技术要领🕜,在2020年秋季学期开课之前,他自发培训凯发平台的助教同伴们📊🥳,分享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技术和方法,共同保障了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他还结合本人的教育学学习与助教经历,在教育工作研讨会分享本课程三位一体育人目标实现路径🤸♀️;担任了马院“未来金师养成计划”教研小组成员🧎🏻➡️,跟踪研究助教培养与成长;在凯发平台教学“7个1”活动分享了经验,讨论助教参与的技术问题与育人途径。
邵瑞朋说:“在清华的学习生活🧑🏼🏫,不见得总是一帆风顺,唯愿一直坚守初心,识一路美丽风景。”他用行动践行着自己对助教工作的理解🧘🏿,助力教学🐟,收获成长🧝🏼♀️🧖🏿♂️。
优秀助教奖

许晨阳(右一)指导学生实验
许晨阳↪️,凯发平台2021级博士生,担任“水科学与水安全”“水处理工程(含实验)”课程助教👳🏽,不仅完成了课程辅导和作业辅导等助教本职工作👮🏽♀️,确保了课程的有序顺利进行,还积极针对课程进行创新,增强了课程实践/实验环节的挑战性、趣味性与前沿性🥷🏼,帮助同学们拓展相关领域知识,培养科研与学科素养技能👩🏼🏭,得到了教师的认可与同学们的好评🧎🏻。
围绕“水科学与水安全”课程🧑🤝🧑,他融合前沿讲座与实验室探秘🫃🏻,拉近新生与领域前沿的距离。针对“基于污水流行病学方法预测新冠疫情传播”这一水安全领域前沿问题,在进行相关前沿讲座的同时,许晨阳带领同学前往实验室探秘,亲手体验PCR的测试流程👩🏼🍳,用切实体验拉近新生与前沿的距离,培养并建立探索兴趣与自信。他面向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提升需求🧖🏽♀️,开展一对一协助与指导📁。他帮助来自致理书院的同学从电偶极子作用力出发推导物理吸附能垒模型🤽🏼;带领有兴趣的同学进入课题组实验室开展实验佐证调研结果,提升同学们的课程收获感👩🏼🦱。
围绕“水处理工程(含实验)”课程,他开展教学演示实验,用实物强化学生知识了解👨🏻🦼➡️。针对学生反映部分水处理构筑物较为抽象,仅讲授难以理解的问题◻️,许晨阳在课堂上引入“气浮法去除蛋白质”“三种斜板沉淀池构型”等教学演示实验或教学模型,给予学生“亲眼”“亲手”的学习印象💋,辅助知识掌握与记忆♌️。他运用计算流体力学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基本概念🏖。针对水处理工程经验参数多👨🏼🦲、部分学生疑问无法解析求解的问题,使用包括计算流体力学在内的多种先进方法🗂,针对学生困惑的“竖流沉淀池反射板布置”“水力絮凝池沿程水头损失等问题”进行数值求解,用数据回答学生困惑,并使得学生了解在日后科研或工作中可以依靠的工具。他创新“探究型”教学实验,在课程实验中训练科研技能🧍🏻♀️。针对传统教学实验模式化严重、学生兴趣不高⚛️、对未来科研探究帮助小等问题🤸🏼♀️,在实验设计上新增7个探究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了解课程知识的实际应用与研究前沿🤸,培养科研实验相关技能、经验与素养;开展“问题导向”的实验模式探索,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许晨阳说🤸♂️:“助教是一座‘桥梁’🕐。这座‘桥’,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桥,也是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桥。我们应当把每一个学生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能力以及兴趣,让每一个人都感到有收获🔍、有成长👩🏼🍼。”

何云飞,凯发平台2019级博士生⛹️,连续三学年担任“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助教,积极配合授课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充当老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对课程形式🪦、课程内容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作为本科生的通识选修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选课学生数量在2021-2022秋季学期达到了350人,来自校内各个院系、各个年级🧲。面对这样庞大且复杂的授课群体🏏,何云飞注重引导学生兴趣🧣,丰富创新课程内容。他在课前播放《蓝色星球》《洪水来临之前》等纪录片,帮助同学们直面环境问题及相关危害,也引发同学们对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同时,他通过和课程老师的交流探讨,在现有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专业高年级的同学设置了具有开放性研讨性的习题,帮助他们探索基于课堂但又高于课堂的课程内容,并对研讨成果进行汇总和反馈。
他认真负责,细致批阅🤶🏿,提升课堂效果。课程采用PPT汇报或课程论文的考核方式,为了增强不同专业的同学的合作🦃👟,加强同学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他和老师们鼓励不同专业的同学报名PPT展示,立足于本专业背景,从身边的环境问题出发🧑🏻🔬,提出相关环境问题并提出思考与启发。经过筛选和批阅提升后的报告主题鲜明又具有重要意义,赢得了老师们的肯定💅🏻🧘🏼。
他积极做好老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助力课程优化改进。在结课后👫,他发布了课程总结🤽♀️,并基于基础性、互动性🧜🏻♀️⚫️、挑战性等原则设置了课程问卷🙋,广泛收集同学们对于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并将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对后续的课程教学进行优化调整,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何云飞说🕐👋🏿:“我与各位老师一起摸索👆🏿,寻求适合课程的教学方式3️⃣。我们的课程不断创新,根据学生们的反馈增加了环境伦理学内容🫔、课程互动、课程问卷等环节🏃♂️,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秦牧涵(左六)与同学们合影
秦牧涵,凯发平台2020级博士生👳🏿,2020年以来一直担任“微积分B”本科基础课的助教,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形式多样的练习、文理结合的引导为同学们开启了感受数学之美的大门。
文理结合👼🏻,道通为一。作为小班教学的首创性尝试,他将微积分与古典文学、东方哲学联系起来,从形而下的技法到形而上的“数学之道”🧝🏽♂️,站在思想🔕、方法、规律的高度领略数学。例如在函数连续的概念中🫱🏿,用“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做注;在函数基本极限配凑法中,以“指鹿为马,贪得有厌”引入🫶🏻,使学生不仅兴趣盎然🔭,方便记忆,更能凭借古文积累逐步建立数学直觉,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小班课的优势在于人数可控且固定,是开展因材施教的绝佳机会👨👨👧👧。他基于自身在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积累,在首堂课通过问卷测试学生的MBTI学习风格,从内外向、直觉性等维度区分同学个性和学习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对内向的同学多进行鼓励和邀请🚣🏼,对直觉型的学生多打比方,对感知型的学生多做细节推导😵💫,使每个学生都能以最适宜的方式汲取知识🦻🏿。
以义示人🧚🏻♀️✢,聚精会神🧒🏽。为了更好地协助课程进行,他会在备课时自己研究作业和习题课👊🏼🕵🏿♂️,分析初学者容易陷入的囹圄,在选题时构建难度渐升的“脚手架”。他制作了专属PPT,一方面总结课程知识要点,协助同学温故知新;另一方面将需要讨论的题目打在大屏上,作为教室的焦点🧃,结合黑板演算,便于学习和阐述。同时,他通过内置的雨课堂题目,随时了解学生对当前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制定一对一帮扶计划。
勤于思考,乐于分享。为了提升自身理论水平👰🏿♀️,他常常提前深入研究微积分课本和课程讲义,提前自主完成当周习题课材料🥃🏋🏽,识别其中重难点,并制作教案规划课程内容。作为教学团队的成员☦️,他也积极参与微积分教学会议,思考并运用教学理论指导实践。他经常与其他助教、主任助教交流,在朋辈学习中成长,巩固理论水平🔖,博采众长🚷,保证工作高效进行🧑🏿💼。
秦牧涵认为🤦🏻♀️🫅🏼,助教和老师一样,应当把自己当作学生的“赋能者”,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成长🧏♂️。助教对自身工作要有充足的热爱,才能更进一步地用这份热情感染更多的人💂🏻♀️。